赋歌盛世,雁翔九州衡阳。*月2*日上午,由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衡阳市文学艺术界吉印通会、衡阳市作家协会、中共衡南县委宣传部主办,衡南县文学艺术界吉印通会、衡南县作家协会承办的雁城作家胡素先生作品集《雁翔九州赋》首发仪式,在衡阳市举行。衡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郦君出席活动并致辞。
《雁翔九州赋》是个人辞赋专集,共收录本人200*年至201*年创作的六十余篇辞赋作品衡阳。取名《雁翔九州武》是因我生活工作在有雁城美誉之称的衡阳,又因中国辞赋家吉印通会赏赐笔青雅号“赋衡”,让我不知天高地厚,暗誓要用自己的拙装立足衡阳,涉及九州。然不管文章优劣,仅仅为个人追梦志向而已、不怕贻笑方家。
感恩时代衡阳,接受检阅
---存《雁翔九州赋》发行座谈会上的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文友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衡阳!
春风吹来了书香’春雨隔不断情意衡阳。非常感谢两级宣传部门和文学艺术界的领导为我举行这样一个新书发部座谈会,非常感谢文学艺术界的新老朋友们莅临指导,为我加油鼓劲助力,非常感谢关心支持鼓励我的社会各界人士。感恩我的人生路上,遇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老师,结缘了很多道友,作品拥有了很多读者,才让我对文学如此喜爱,才让我的文学之路铺
满了鲜花,获得了掌声和点赞衡阳。上帝给了我这么多的阳光,我没有任何理由不灿烂。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的第一篇赋作为《云集赋》,创作时值200*年,值时衡南县委、县政府为庆祝县治乔迁-周年,面向全国征集县歌县赋衡阳。在时任县委书书记李荐国同志、宣传部长王美志同志的鼓励下:我利用在史志部门工作十年对县域文史知识的积累,大胆尝试创作,在众多专家评委的肯定下,竟然获得了全国征文一等奖。这以后,信心倍增,竟一发而不可收拾,与写赋结下了难解之缘。“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赋,其实就是诗的一种,相对于古诗中严整的句式,赋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古代的“自由诗”。虽说古代无“自由诗”这个名称,但不能说古代就无自由诗这种事实。我对辞赋创作,也是边学边写,边体边悟。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当重归古风的时候,又自由到毫无拘束的地步,也曾滑出韵脚,写到文赋的状态,朵颐大块字词,并吞八荒文章,铺陈状物,富意象外,韵脚似有非有,漫漶散杂。不管以往辞赋的句式多么自由,但依然操持古汉语中的书面雅语。正如清人赵翼论诗“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例如作品《泉湖二·八赋》就引用了先秦《击壤歌》里面的句子:“思我农人,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大家都觉得这是一大白话。实际上是古代白话不假,今天依然通俗。崭新的时代,必然推陈
出新,在保持辞赋一贯自由的风格下,期望旧体绽放新蕾,事物的真实谛如,需要活着的语言来揭示衡阳。
本人的文学生涯,得益于所从事的文史、新闻、宣传职业,长期工作于党史、志办、宣传、文联等部门,耳濡目染,职业使然,所以对辞赋产生了兴趣,有一些小积累,在领导、老师、同事、同道的鼓励下一路走来,还刚刚起步,所以作品中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望读者诸君以缺为美,审阅时把好的意见分享给大家、读者,把帮助我的意见与我个人交流,使我不断提高写赋水平衡阳。
我们的祖国,历经五千年兴盛衰微、苦难辉煌,历经数百代奋斗迷茫、变革希望,终于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走进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新时代衡阳。辞赋文学在新时代正焕发青春光彩,大有用武之地。吟古风古韵,话今事今功,是落在今天作家肩上的神圣责任。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衡阳。”笔者的作品,乡土气息较厚,地域局限,眼界还不高,学养实在有限,弄出个集子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赋学创新与传承的初浅尝试吧。
谢谢大家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