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1个国际森林日,广东省“21市同心聚力,共建绿美广东”主题宣传活动在河源举办,绿美河源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启动仪式、“绿美河源·与您有缘”202*广东河源“穿越万绿湖”大型徒步活动河源主场启动仪式同时举行河源。
广东省“21市同心聚力,共建绿美广东”主题宣传活动在河源举办河源。
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河源。此次主题宣传活动正是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的具体行动,为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坐拥绿水青山,探路绿色发展河源。目前全省林地面积达到1.*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0*%,已建成1*个国家森林城市,1**1个自然保护地。河源正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将在全市范围实施绿美河源生态建设重点项目**个,着力打造1*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大力实施“六大行动”,全面提升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水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河源样板,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家底”厚实
多项重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从连平九连山的云雾绕林海,到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山花遍地开;从龙川*0万亩油茶舒展新枝芽,到市区东江畔白鹭翩跹戏水中……漫步河源,遍地山青水绿,满目蓝天白云河源。
绿美广东看河源,河源地处东江中上游,被省定位为生态发展区,近年来,河源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入推进林长制,先后实施新一轮绿化河源大行动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重大林业生态建设行动,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河源。
河源万绿湖河源。
生态区位重要:河源是广东省重要生态屏障和粤港重要饮用水源区,万绿湖是河源的生态名片,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每年为东江输入水源*0亿立方米,是惠州、东莞、深圳、广州、香港的重要水源地,优质的水资源,离不开水源地高水平生态保护河源。
森林网络建设成效明显:2019年以来,河源市全面落实绿美广东大行动和绿美南粤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营造林总任务1**.7*万亩,完成碳汇造林工程1*.**万亩、高质量水源林工程造林17.1*万亩;积极开展水岸绿化、矿山治理及土壤修复等工程建设,注重江、河、湖、库等水体沿岸水体保护和修复,加强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适宜绿化的水岸绿化率达9*.2*%,水体岸线自然化率90.*1%,受损弃置地修复面积*0.92公顷,修复率达100%河源。
生态福利建设不断优化:河源建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大型生态休闲场所共计**个,其中湿地公园1*个,森林公园**个,省级地质公园1个;大型生态休闲场所20公里服务半径覆盖90%以上市域面积河源。中心城区公园广场达**个,实现“*00米见绿、*00米见公园”的目标。由政府财政投资建设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及各类城市公园、绿地、绿道、碧道均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最大限度地让公众享受森林城市建设成果。
布局清晰
打造“两江两库一区一带”
正值阳春三月,纵览河源大地,巾帼林、青年林、读者林等不同主题的公益纪念林、义务植树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多地举行义务植树活动,掀起“植绿爱绿护绿”热潮河源。在全省吹响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冲锋号角之时,河源市举行专题学习会、培训班、研讨班,探索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河源路径,凝心聚力深入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在河源落细落实。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实施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
河源新丰江大坝河源。
绿美河源,绿是立足之本,美是发展目标河源。如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得到了河源市全社会的认同。全面实施绿化美化和生态建设工程,是河源市肩负的重要任务,更是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的重要保障。
河源市将坚持“点、线、面”相结合,以规划“两江两库一区一带”为绿美河源生态建设总体布局,即:“两江”指新丰江流域、东江流域,“两库”指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一区”指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一带”指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两旁第一重山,打造山水相连、绿网交织的生态景观,拓展依山傍水、和谐共生的自然格局,建设通山达水、色彩多样的魅力绿美空间河源。计划到20**年,全市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万亩以上,森林抚育提升***万亩以上,混交林比例达到*0%以上。
步履坚实
创森工作进入验收阶段
2019年以来,河源高度重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有关要求,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河源。
河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河源。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河源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攻坚会议,邀请省林业局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全面推进河源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承担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日常工作,指导、协助、督促、推进创森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各县区、相关单位相应成立创森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县区及乡镇工作任务,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东江湾公园二期河源。黄赞福 摄影。
立足于生态优势,河源编制了《广东省河源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年)》和《广东省河源市森林绿地资源本底调查报告》,为河源市创森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明了方向河源。制定《河源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工作方案》,落实部门责任,明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确保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落地见效。市委、市政府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纳入重点工作,高位推动森林城市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河源初步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愿景,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品质得到整体提升河源。目前,河源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2*项指标已全部达标甚至超过指标要求,并向国家林草局申报验收。
绿富双赢
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河源路径
“河源平均气温在20℃,平均年降水量为17**.9毫米,是油茶的理想生长地河源。”河源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河源结合自身区位条件和种植历史,以建设省级油茶跨县集群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为抓手,让油茶“小特产”成长为“大产业”。
截至2022年底河源市现有油茶种植面积约7*万亩,油茶籽产量*.*万吨,增长率1.7*%;油茶产业产值2*.*亿元,增长率1.*1%河源。全市油茶种植主体有22***家,种植面积万亩以上企业7家,千亩以上企业2*家。
位于顺天镇横塘村的美林油茶种植基地河源。
油茶产业只是河源实现绿富双赢的一个缩影河源。近年来,河源还积极擦亮森林旅游品牌,积极探索“生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大力培育森林康养新业态,推进实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全力培育出一批“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目前,河源市有*条省森林旅游特色线路,7个省森林旅游新兴品牌地,7个省南粤森林人家,*个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1条“南粤红绿径”特色线路。*月2*日即将举办的202*年穿越万绿湖大型徒步活动,是河源正在谋划的一场“生态实景秀场”,徒步路线穿越万绿湖,全线集湖光山色、田园牧歌、客家风情于一体,风光优美、生态十足,这是河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的一次具体实践,据了解,不到一周来自湾区城市及周边城市的报名人数就超*000人,报名持续火爆中。
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河源还有更多的思考和谋划河源。今年,河源将依托生态优势,打造更多“一晚两天”“两晚三天”经典旅游线路,进一步做大做强河源“六色”(古色、红色、绿色、蓝色、特色、夜色)旅游品牌,力争生态旅游产业产值超过*2亿元。
【南方+记者】余佩 邵一弘 魏金锋
【作者】 余佩;邵一弘;魏金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