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封关”海南,香港忐忑?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艾丽格玛
近日,海南“将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登上社交媒体热搜,引发关注海南。有人认为,“海南要成为‘第二个香港’”。
回望2022年,海南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2亿元人民币;与之相对地,香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2*2*0亿元人民币,而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万亿元海南。虽然数据差距非常大,但仍有很多人看好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前景。
那么海南,封关到底将怎样改变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又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具体影响呢?海南自贸港是否将和香港构成竞争乃至替代的关系?
海南会成为“第二个香港”吗海南?
有不少人认为,即将“封关”的海南,会成为下一个香港海南。
本次的海南“封关运作”,并不等于“封锁”,它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将成为一个“境内关外”区域,海南岛内可以享受零关税等优惠政策海南。
而作为国际上数一数二的港口,整个香港特别行政区就是一个自由贸易港海南。除了四个税号(酒类、烟草与香烟、碳氢油类、甲醇)以外的所有货物,进出都可以享受零关税。在香港设立任何形式的公司所需要的注册成本很低,香港不设增值税和营业税,境外所得利润也不纳税。除此之外,简便的通关程序、自由度高的出入境和就业等等特性,使得香港成为了目前我国建设最成功的自由贸易港。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吴晓求向媒体表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要对标世界一流的自贸港,如中国香港、新加坡等比较成熟、历史悠久的自贸港海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则认为,“海南自贸港应该有自身的特色,它既不是香港,也不是佛罗里达,更不是济州岛,它是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海南。”与其他自贸港相比,海南自身工业化优势不明显,港口资源和地理位置也不及国内其他一些大型港口;但同时海南面积比较大、海岸线也比较长,海洋经济较为发达,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因此应该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条件,确定自己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桑百川提出,“海南应该发展以服务贸易为主体的自贸港。”
吴晓求也认为,海南需要发展属于自己的基础产业海南。相比于香港,海南地域面积、海洋面积更大,且具有不可复制的自然条件,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国际旅游胜地。
实际上,海南自贸港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海南。
回顾过去10年,我国已经陆陆续续成立了20多个自由贸易区,截至2022年,全国20余家自贸区(港)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7.9%的进出口额,吸收外资占全国的1*.1%海南。
而海南自贸港这些自贸区的不同之处在于,地理面积最大、开放程度最高海南。
海南自贸港的范围为海南全岛,覆盖面积*.*万平方公里,而我国之前的自贸区,大都是划出一小块区域作为试验田,面积大概在一两百公里左右海南。海南自贸港的面积不仅远远超过了我国之前的所有自贸区,也超过了当前全球任何一个自贸港。除了面积最大,海南自贸港的开放程度更是远远超过了过去10年我国的任何一个自贸区实验,代表了目前为止我国最高的对外开放水平。
那么海南,海南自贸港的建成,会不会对香港形成“替代”关系,乃至冲击到香港的经济呢?
早在2020年*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就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布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海南自由贸易港与香港的定位不同,重点发展产业也不同,互补大于竞争,不会对香港造成冲击海南。”
林念修指出,香港、新加坡和迪拜是当前国际上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的典型代表,建设模式、政策制度都各有特点海南。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被众多的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香港回归以后,在“一国两制”下,继续保持繁荣稳定,并且深度融入到吉印通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海南在建设自由贸易港过程中,既要学习借鉴国际上知名的自由贸易港的先进经验,对接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制度体系。同时,更要充分发挥海南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独特以及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的优势,重点突出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聚焦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合作竞争新优势,为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实际上,对于海南与香港这两个自贸港来说,或许合作才是当前更加重要的议题海南。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南区首席合伙人黄文楷提出,海南连接中国内地和东南亚两个全球最活跃市场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战略性的区位优势叠加自贸港的政策支持,正在为海南改革开放发展赢得诸多利好海南。“海南在加快建设自贸港的过程中,要积极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先发优势,在深化全方位合作中逐渐形成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联动机制,进而构建新格局、激发新动能、拓宽发展新空间,为打造跨区域合作典范筑牢坚实基础。”
“香港跟海南都是自由经济体,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都是国家战略海南。而海南在区位上还有两个优势,一个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另一个是对接东盟。”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吉印通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说,在这一背景下,海南同粤港澳大湾区、东盟都将有很多合作机遇,当然也包括琼港合作。
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看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向内地大市场的转型和向东盟市场的转型,为海南和香港“两港”合作提供重要契机海南。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两个总部基地”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尽快实现“两港”金融服务的合作对接。他建议,建立海南自贸港、香港总部企业金融服务直通机制,探索“海南承接+香港服务”的合作模式;吸引香港金融与商品服务参与海南自贸港国际农产品、能源航运、大宗商品、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的建设,并为交易场所运营管理提供国际化服务。
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南和香港未来可以在金融领域、教育领域和医疗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海南。
在金融领域,香港主要优势是资金自由兑换和出入境,还可以做空对冲海南。海南自贸港则加速金融市场开放,外资可以在海南设立独资的基金、证券公司,买股票比例均已放开。在教育领域,海南自贸港将建设成国际教育创新岛,这对教育资源丰富的香港而言,两地有很多互补性。海南和香港在医疗领域也能增加合作。海南自贸港建设要发展国际医疗旅游和高端医疗服务产业。例如,海南自由贸易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于201*年2月2*日设立,其试点发展特许医疗、健康管理、照护康复、医美抗衰等国际医疗旅游相关产业,旨在聚集国内外高端医疗技术和国际前沿医药科技成果,创建国际医疗旅游服务产业聚集区。最近几年,通过制度集成创新,先行区政策红利持续加快释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并吸引了医疗机构、药械企业、医学院校、保险公司等优质产业资源纷纷聚集。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近日提出,香港拥有广泛的国际经贸联系,并在专业服务业等领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可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相关借鉴和帮助海南。特区政府乐意和海南省人民政府携手合作,共同探讨相关积极措施,鼓励香港专业服务业界人士和青年到海南交流和发展,创造互利共赢发展新局面。
“封”海南,是为了更好地“开”
“封关”主要体现在对进出口商品的关税调整上,也就是海南岛内可以享受零关税等优惠政策海南。
据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介绍,封关运作的核心是在经贸领域,针对的是经济活动海南。而桑百川向媒体表示,封关运作主要是在海南与境内其他区域的分割线,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管理模式进行。这意味着从境外进入海南的商品可以相对自由地流通,但是从海南再进入到境内其他区域,就要按照和境内其他区域一样的海关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这里的“一线”指国境线,即从境外到自贸区(港)内,“二线”指自贸区(港)的空间分割线,即自贸区(港)与境内其他区域之间的分割线海南。
早在2020年*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就已经对于封关运作体系的搭建给出明确提示海南。在实现海南“贸易自由便利”目标中提出,在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建设全岛封关运作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202*年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封关后,海南将全方位实施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持续迈向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
海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院院长李世杰表示,“在此之前,特别是2022年,海南省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应当说已经是在有条不紊推进过程中,所以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宣布海南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海南。”
从2022年的“海南自贸港建设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关键之年”,到202*年的“推进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全岛封关运作逐渐由蓝图变为实景海南。
从国际经验来看,成熟的自由贸易港的核心就是自贸区(港)与境外实现货物、资金和人员等要素自由流动,不受海关监管;从自贸区(港)出入国境内其他区域的货物,纳入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实行常规监管,要征收相应的税收,并纳入贸易统计海南。
“海南全岛封关不是把海南封闭成一个孤岛,而是以封关为契机,把岛内的自由贸易搞活海南。”白明指出,实行全岛封关运作,过去是划归某个区域实行不同的关税政策,通过低关税吸纳海外的优质产品、人才、企业进入;而下一步海南要做的是在全岛铺开。
封关海南,影响几何?
封关运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进出口贸易和岛内外普通消费者两个方面海南。
从进出口贸易来说,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二级主任科员杨临介绍,封关运作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绝大多数进口商品(征税商品目录以外)是免关税的,这将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进出口业务的繁荣发展海南。此外,禁限类清单以外的货物可以实现自由进出,海南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将更加频繁,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促使海南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中。
从普通消费者角度来说,封关运作后,进口商品进入到海南可以享受免税待遇海南。从海南进入内地的商品会被视为进口,依旧要收取关税,但每人每年有10万元的免税额度。因此,岛内消费者可以以较低价格购买国际商品,这将大大提高岛内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人员开放也将面向更多国家实行更加开放的免签政策,将会有更多的外来人才到海南开展商务、旅游等。
白明向媒体举例道,海南居民以后出入境从事经贸活动会更加便利,进口业务零关税,个人所得税全国最低,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都会很大程度提升岛内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从事进出口贸易的自信心海南。而对于岛外的居民,封关后也同样会带来便利。比如施行了低增值税和零关税后,外来人口到海南创业的机会成本就会降低,那么更多岛外人就会选择到海南来从事相关进出口产业,带动就业的同时也能让企业做强。
桑百川则认为,“当离岛免税转化成落地免税后,无论是海外人员进入到海南,还是境内其他区域人员进入到海南,都能够在海南享受到进口商品免税的待遇,从而使进口规模大量增加;同时,境内其他区域商品进入海南就视同出口,海南的出口规模也可能会增加,因此封关对整个进出口贸易都会产生刺激作用海南。”落地免税政策会吸引大量游客和定居者,当地的餐饮、酒店、旅游等产业将得到促进,而配套的金融服务也会得到发展,例如贸易结算、货币兑换等。
END
编辑:赵涵
审核:艾丽
政审:王军善
终审:朱永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