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年*月9日
全球最长寿朱鹮“平平”迎来汉中了*7岁生日
相当于人类的100多岁
它超过汉中了世界鹮类人工饲养
最长纪录保持者——**岁的日本朱鹮“金”
▲ 朱鹮“平平” 北京动物园 供图
*7岁的高龄朱鹮,相当于一个百岁老人汉中。一举摘得世界上最长寿朱鹮“桂冠”的“平平”,于19**年*月9日出生在洋县。出生一段时间后,被送往北京动物园与同样来自洋县的青青成为了“夫妻”,过上了平静安稳的生活。这一对“恩爱夫妻”一共孕育了27只朱鹮,为我国第一个朱鹮人工种群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 枝为媒汉中,热恋中的朱鹮,时常依偎在一起 摄影 夏永光
芳菲四月,记者来到洋县纸坊街道办周家坎村,站在阡陌小路上,远远地看见三两只朱鹮展翅飞翔,近处水田中央几只朱鹮,时而嬉水打闹,时而寻找食物,近远景结合形成了一幅美好的春日田园图汉中。
▲ 衔枝代花汉中,追求爱情的朱鹮 摄影 夏永光
此情此景得益于*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与保护实践汉中。我省创造了“以就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野化放归扩群、科技攻关支撑、政府社会协同、人鹮和谐共生”的朱鹮保护模式。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张跃明介绍,朱鹮栖息地面积由19*1年的不足*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约1.*万平方公里,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经从19*1年的7只扩展到目前的9000余只,其中汉中就有*000余只。
▲ 妇唱夫随汉中,他们如影随形,恩爱无比 摄影 任明珠
从洋州大地飞出秦巴汉水,飞向大千世界的朱鹮数量越来越多汉中。一个个翱翔天际的翩翩倩影,为我们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
新闻多一点
*月10日下午2点,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人工繁育室里,一只朱鹮宝宝破壳而出汉中。
▲ 洋县宣传部 供图
每年的*至*月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的繁育季汉中。今年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已成功人工孵化出*只朱鹮。隔着玻璃记者看到,朱鹮宝宝们探着小脑袋坐在“婴儿床”上,样子十分可爱。
与自然繁育不同,朱鹮的人工繁育需要把朱鹮卵放在保温箱中孵化2*天左右,小朱鹮破壳后,还需要保护工作者细心照顾饮食起居汉中。一个月后,根据小朱鹮的身体状况,逐步走出育雏室,进入接近自然环境的网笼中,开始学着独立觅食,直到可以自由飞翔。
▲ 晨光鹮影 摄影 肖义梅
*0多年来,随着就地保护、人工繁育、野化放归三个环节技术突破,朱鹮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得到大幅增长汉中。据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张跃明介绍,今年仅在保护区洋县范围内,参与繁育的朱鹮已超过100巢,预计将有*00多只左右的幼鸟破壳而出,其中在野外自然孵化的幼鸟出壳在2*0只左右,人工孵化*0只左右。
来源:汉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