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料市场有一个特点:有色玉种比白玉贵,皮色和沁色料比光白籽贵和田。而其中价格最高的,就是那些重皮沁色料了。
沁色料饱满明艳,比白玉更能吸引眼球,当然算一种好玉和田。可从玉质本身来看,沁色料似乎又存在着诸多问题。
今天我们就分享一件黄沁料巧雕的“福寿”和田,看看沁色籽料都有哪些不足?
名称:福寿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重量:11.7g
尺寸:*1*11**0
这件“福寿”雕件由一颗黄沁小独籽巧雕而成,色调明黄亮气,玉质细腻柔和,密度表现良好和田。
过灯微有结构,上手油性十足,整体老熟度较好和田。
原籽完整度极高,保留了天然籽型和大部分皮色和田。沁色部分深浅变化明显,过渡舒服自然,是块一眼真的大开门料。
不过正因为要保留原籽特点,所以对这颗原石正面的绺裂黑点,以及背面的石皮僵棉都没有进行处理和田。
而这些玉质和品相上的问题,越是漂亮的沁色上似乎就越容易出现,也算是重皮沁色料的“常见病”了和田。
天然沁色籽料都有哪些缺点和田?
一、密度相对疏松
常说“好玉不带皮”,指的是玉质细密度越高,致色离子就越不容易进入玉石,沁色籽料也是同理和田。
所以大多数沁色籽料的玉质,都不如普通籽料那样细密,肉眼无结构就已经算很好了和田。
二、油性有所不足
和田籽料的最大卖点就是油性,不但要看着油润,上手把玩之后还会“冒油”和田。
沁色籽虽然也有油性,但表面却很容易发干和田。商家有时甚至会用抹油来掩盖问题,藏友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辨别。
三、整体老熟度较差
沁色籽料的品质受老熟度影响极大,偏偏老沁色又非常少见,所以不少沁料都存在“夹生”的情况和田。
白玉老熟度不足可能只是有点生涩,如果是沁料老熟度不足,干、僵、松、粗各种毛病就都来了和田。
四、玉质瑕疵偏多
沁色料一般都是老河道料,因为冲刷时间较长,绺裂黑点都会更加常见和田。
加上沁色本来就爱找玉石的瑕疵处下手,僵棉石皮自然就成了沁色籽料的常态了和田。
五、容易返碱起性
返碱起性是籽料在盘玩过程中,玉石表面变干变粗,甚至起硝泛白的一种特殊现象和田。
这种现象在重皮色料和沁色料上经常出现,如果不小心注意保养常常会造成“毁容”和田。
六、切料赌性极大
沁色料因为外部有沁、有皮色,内部的真实状态往往很难预知,所以在切料和雕刻时都要格外注意和田。
按一般经验来看,越深的沁料风险越大,所以能做浮雕的就别冒险镂雕了和田。
以上这些问题,其实老玩家早已心中有数和田。但沁料盘玩中产生的丰富变化,以及那种难以抗拒的成就感,还是会让人忍不住前赴后继。
毕竟是自己亲手盘出来的玉,就算有些许小毛病,仍然是怎么看怎么好和田。
之所以会叫“玩家”,可能也正因如此吧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