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挽回损失2.2亿元 宁波公安助力法治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央广网宁波*月2*日消息(记者 刘欣莹 通讯员 徐超 王岑)阳春三月,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自动驾驶试验区内,无人驾驶集卡车与人工驾驶集卡车鱼贯而出,时止时行,繁忙而有序宁波。在这里,宁波公安积极助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港口大脑+远控自动化设备+智能集卡与人工集卡混行场景”的智慧港口蓝图已逐渐成为看得见、摸得到的现实……
繁忙而有序的宁波舟山港(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22日,记者从宁波市公安局召开的“110*7亲清在浙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三年来,宁波公安以健全完善助企护企惠企安企“四大体系”为抓手,助力法治营商环境提档升级,全力在服务企业、护航发展上展现公安担当、公安作为宁波。
“110*7亲清在浙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实习生 章彤 摄)
“110*7”音译为“110帮企”宁波。据悉,早在2019年成立了浙江省首家“110*7”警企服务中心,三年多来,全市已发展建成市级中心1家、县级分中心12家和派出所联络站9*个,初步构建起市、县、镇三级体系,形成“一站受理、分级流转、限时反馈”的闭环服务体系。依托该实体平台和架构体系,宁波公安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先后推出并落地了助力稳住经济大盘重点措施、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十项举措”、服务外贸企业“出海抢单”举措等一系列措施,让企业实实在在获得实惠。
数字化改革更是为助企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宁波。宁波公安依托“安企共富”多跨场景应用,深化涉企“一件事”集成改革,畅通与市场监管、金融、税务、检法、银保监、工商联等部门和宁波市“*1*90”政企服务、“*71*”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等平台的数据互融,全面凝聚服务企业合力,助力营造更加公平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
开通“一网通办”窗口(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前不久,宁波象山某集团公司负责人宋女士专程从上海总部赶来向警方送上锦旗表示感谢宁波。像这样通过涉企案件快速受理“直通车”解决侵企犯罪“切肤之痛”的案例不胜枚举。仅仅不到2个月时间,宁波公安帮助挽回经济损失1.*亿元。
宁波公安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肃查处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和侵害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持续保持对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涉企违法犯罪的持续严打态势,全力追赃挽损、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宁波。2022年一年,宁波警方共立破经济犯罪案件***起,为企业挽回损失2.2亿元,侦办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1*1起,保护“浙企”“甬企”品牌**个。值得一提的是,在侦破“音王”“博威”等2起特大侵犯“甬商”商业秘密案中,实现了核心技术“零外泄”、受害企业“零损失”,“博威”案还在全国开创了“虚拟价值”评估损失先河。
近日,浙江中大元通国际贸易吉印通有一批出口二手车急需查验登记宁波。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车辆管理所迅速调派“流动服务车”上门服务,使得这批二手车在规定时间顺利装船出口。这是宁波公安各警种助力打造宁波“营商环境最优市”的一个缩影。
在公安政务服务方面,宁波公安充分借助数字化改革契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了全省首个市级政务服务网办中心,全力规范完善涉企政务业务,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特色服务宁波。截至目前,已对2*项涉企审批事项最大限度简化审批流程,办事时间平均缩短**小时。
惠企便民服务在线智管(央广网实习生 章彤 摄)
宁波是民营经济强市也是外贸大市,“近年来,我们创新推出了服务外贸企业‘出海抢单’、商务企业办证‘白名单’等举措宁波。”据宁波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该项举措推出后,共服务保障“白名单”企业12*批次,为1*7家重点企业及时办理商务出国境证件1.1万人次,为企业赴海外抢订单、拓市场提供了便利。
宁波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居全国城市前列宁波。近年来,宁波公安致力于推动前端防控、源头治理,努力实现企业少发案、少损失的目标,在全省成立首个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支队,派员入驻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配套建立“知产警官”制和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全面织密知识产权保护网络。
“当前,我们研发投用制造业企业商业秘密刑事风险预警感知系统宁波。”据宁波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将知识产权保护网络逐步覆盖全市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制造业企业,并对企业涉密人员开展从业追溯、竞业分析,及时向企业进行分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