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四川南充两会 | “*+*+1”重点产业、 学前教育“****”计划……南充发展这些“名词解释”了解一下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
双高铁、双机场、四高速、“*+*+1”重点产业、七大消费行动、九大暖岗行动、乡村建设“1+20”行动、科技支撑制造强市“三大行动”……这些名词是什么意思南充,你知道吗?
1月*日上午,南充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南充。南充市人民政府市长古正举代表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名词解释中,对这些名词进行了一一注解。
封面新闻记者为你梳理了部分名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出处和解释南充。
1.双高铁、双机场、四高速:成达万高铁、汉巴南铁路;高坪机场改扩建、阆中机场;阆营高速、南潼高速、南充过境高速、成南高速扩容项目南充。
根据报告,2022年南充凝心聚力抓大事,发展支撑不断夯实南充。年度十件大事要事牵引有力、成效显著。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完美呈现;临江新区1*2个重点项目上图落地,各项建设全面提速、整体成势,入围全国城市新区“五新”潜力*0强;招大引强成果丰硕,*个百亿级产业项目接连落户;南充经开区认定为省级专业化工园区;创成省级百强中心镇*个、居全省首位;获评省级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双高铁、双机场、四高速”加快建设;川东北大数据中心稳步实施;优质教育卫生资源供给持续扩大;在全省率先设立“企业家日”,营商环境省评考核位列优秀等次,高质量发展支撑力不断增强。
2.七大消费行动:夜间消费创新、时尚消费引领、传统消费升级、文旅消费提振、信息消费提速、健康消费提质、消费环境优化行动南充。
根据报告,2022年南充精准施策稳定增长,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南充。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实施“七大消费行动”,撬动市场消费超120亿元,网络交易额突破*20亿元,成功入围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顺庆区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六合丝厂成为“国家工业遗产”,预计全市接待游客**00万人次,实现文旅产业产值11*0亿元。
*.“*+*+1”重点产业:汽车汽配、油气化工、食品饮料三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丝纺服装传统产业南充。
根据报告,2022年南充着力夯实实体支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南充。转型升级现代工业,创新建立县(市、区)长直管工业机制,凸酒技改迁建等*0个项目竣工投产,预计“*+*+1”重点产业实现规上产值202*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7%。
*、助企纾困“十大行动”:产权登记化解行动、金融支持帮扶行动、法律服务帮扶行动、用工就业帮扶行动、品牌质量提升行动、政策宣讲云行动、企业欠款化解行动、市场环境监督行动、规范涉企督查检查行动、涉企收费清理专项行动南充。
根据报告,202*年南充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南充。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化助企纾困“十大行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
*、临江新区“*+*”优势骨干产业:汽车汽配、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半导体零部件、柔性电子、真空设备、有机食品四大特色产业南充。
根据报告,202*年,南充将建管并重提升品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南充。促进临江新区“*+*”优势骨干产业集群发展,全年招引项目**个、新增实际投资120亿元以上。推动临江产业集团取得2A、临江建设集团取得2A+信用等级。
*、科技支撑制造强市“三大行动”:创新型领军企业顶天立地、高新技术企业扩容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行动南充。
根据报告,202*年,南充将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南充。大力实施科技支撑制造强市“三大行动”,确保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2*亿元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户,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0户,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7、碳达峰十大行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南充。
根据报告,202*年南充将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南充。深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
*、学前教育“****”计划:到202*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幼儿占比)达到**%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以上南充。
根据报告,202*年,南充将强化优质教育供给南充。实施学前教育“****”计划,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所,新增学位*00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