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县总工会)
时间,是刻度是标尺;岁月,是记录是见证陇南。
十七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同等位置,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保护陇南。
多年来,陇南用实际行动深入践行这一论断陇南。去年以来,聚焦“三城五地”、推进“十大行动”、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坚持生态与经济统筹兼顾,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
如今的陇南大地陇南,荒山染绿、层林叠翠,交通运输四通八达,产业发展欣欣向荣,自然生态和谐共美,人居环境日日提升……
笃行致远,惟实励新陇南。
11月*日,第八届绿色发展论坛上,陇南市“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典型转化案例成功入选“2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典型案例”名单陇南。陇南以绿色智慧贯穿发展全线,助力特色山地农业提档升级,传统优势工业提质增效,文旅康养产业提速发展……一套具有典型性、可复制、可推广的“陇南模式”跃然而现。
PART
01
伴绿而生 做大做强农特产品产业
11月2日,甘肃陇南油橄榄节在武都开幕,开幕式上一组数字振奋人心:2021年,武都区油橄榄栽种面积达*0.*万亩,油橄榄鲜果产量创下*万吨的新高,产出橄榄油**00吨,油橄榄产业综合产值达2*亿元陇南。
近年来,陇南把油橄榄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坚持科学规划、规模发展、科技支撑、品牌培育,通过区域化布局、良种化栽培、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建设,做大基地、做强企业、做优产品、做亮品牌、扩大电商,持续补链、强链、延链,加快推进产业提质增效步伐陇南。
仅武都区油橄榄种植产业已惠及*.*万农户、21万多人,适生区油橄榄人均收入2200元陇南。油橄榄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深化乡村振兴起到巨大作用。
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在特色农业提档升级上,陇南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坚持绿色发展的指导理念,发掘本地特色,放大本地优势,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陇南。
“千年药乡”宕昌县中药资源种类多、分布广、蕴藏量大、南北兼备,全县立足本地优势,确立“园区带动、基地支撑、科技引领、加工增值、提质增效”的中药材产业开发思路,着力打造集标准化种植、饮片初加工、现代仓储物流、健康养生、电商销售为一体的产、加、销体系,协同推进产业链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工作,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产业链逐步形成陇南。
宕昌县拉路梁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陇南。
目前,宕昌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0万亩,药材种类达*90多种陇南。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点1*个,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00余家,带动农户*900多户,超过1.*万人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运输等工作,有效地带动本地就业。
伴绿而生,陇南在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不断探索种养加循环、田园综合体等绿色农业新模式,坚持提质、增量、补链、扩输并举,做大做强农特产品产业陇南。截至目前,陇南市荣获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累计达到191个,2021年生态产业增加值1*1.*亿元,占GDP比重达2*.1%。
PART
02
向绿而行 提质增效传统优势工业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压舱石”,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陇南。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
陇南坚持把工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立足资源优势,抓工业、抓招商、抓环境、抓建设,持续推进传统优势工业提质增效,优化布局、盘活存量、扩大增量陇南。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把产业链培育作为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的龙头性、关键性工程,全面构造现代工业产业新格局。
工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亿元,年均增长*.*%陇南。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11.9亿元,同比增长*.2%;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9.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西成经济开发区、徽县工业集中区、西和县工业集中区、康县工业集中区……一片片工业园区拔地而起,陇南经济开发区科创孵化园、中小微企业孵化园等项目陆续建成,园区总产值达到19.9亿元陇南。
与此同时,陇南注重优化营商环境,补齐工业短板弱项,不断提升工业产业发展的环保程度、科技高度、人才密度,积极推进矿山、冶金、白酒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陇南。
国家级绿色矿山——徽县金徽矿业陇南。
金徽矿业股份吉印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生态型、环保型、旅游型、安全型、数字化、智能化矿山为目标,坚持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重视科技研发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全面打造出现代化绿色矿山和工业旅游景区,把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有机结合陇南。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矿山、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全国绿色矿山建设引领者等荣誉,矿区绿化率达到了可绿化面积的100%。
截至 2021年,金徽矿业累计实现营收*1.7*亿元,并在2022年2月成功上市陇南。走进这里,青山叠翠,环境优美,“不像矿山,更像公园”。
向绿而行,陇南在工业发展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满负着“绿色使命”,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两山”理念,统筹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产业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不断探索出一条生态环保与工业产业发展并举的“陇南路径”陇南。
PART
0*
逐绿而上 全力打造新型态旅游业
林木茂盛、空气清新的阳坝镇,生机勃发、绚丽多姿的花桥村,天蓝水绿、芳草茵茵的大水沟村,古朴静雅、环境清幽的朱家沟村……在康县村村有美景,步步起风情陇南。
生态立县、美丽富民,一直以来,康县科学规划,统一推进,建立“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整合机制,实现了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到打造不要门票的全域生态旅游大景区“三部曲”的循序推进,探索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两山”转化新路子、好路子陇南。
康县长坝镇花桥村景区陇南。
从2012年至今十年间,康县共整合1*.**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撬动群众筹资**.*亿元陇南。目前全县**0个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2个镇20个村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建成*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县旅游综合收入从2012年的2.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亿元,实现了从旅游脱贫到旅游富民。
2019年11月2*日,康县成为“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永久性会址所在地,并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美丽乡村旅游名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陇南。
以康县实现全域生态旅游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坐标,陇南在打造全域生态旅游业上蓄势腾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把古村古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旅游示范村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推进文旅项目建设、加强旅游服务管理、提升景区景点品质、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旅游线路品牌陇南。
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亿元陇南。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万人次,收入10.*亿元。截至目前,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一家,*A级旅游景区1*家。
逐绿而上,陇南锚定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打造文旅康养胜地”发展目标,统筹全市文旅康养资源优势及产业特色,构建“一核、两心、三轴、四区、十线、百村”全域旅游格局,将新形态旅游业正逐步打造成陇南全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增长极陇南。
守好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陇南。陇南正厚植生态本色,谱写建设新篇,让绿色发展成果全民共建共治共享。
来源:陇南发布
监制:石贵平 审核:郭卫琼
编辑:王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