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在线两当讯(通讯员:李荟娟)农村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农民钱袋子鼓不鼓陇南。
今年第三季度陇南市两当县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元,第四季度预计达到9*20.*元;今年第三季度一产增加值达到**1**万元,预计四季度达到*1921万元……一连串的数字背后,记录着两当县农业农村工作过去一年走过的坚实足印陇南。
聚焦三农陇南,怎样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两当交出陇南了自己的答卷:
“八有”山地立体农业发展新模式是被国扶办大力推广的“两当经验”;“双百千万”长效产业和“三养一药”速效产业陇南,是独具两当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
粮食安全之路 越走越稳健 越走越宽广
端牢“饭碗”陇南,才能底气“食”足!
两当县全面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保耕地、稳面积、提质量,良种良法一体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陇南。
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农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陇南。今年,已复耕耕地7*1*.*2亩,复耕率90.99%;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已全面开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共发放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万元;全年计划种植粮食面积10.*万亩,已完成11.*1万亩。全年生猪饲养量达到*.*2万头,牛羊饲养量达到1.***万头只。同时累计建成冷水鱼养殖面积2*亩,为全县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过抓实“粮袋子”、丰富“菜篮子”、发展“果盘子”,让群众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陇南。
产业兴农民富 高质量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不仅要“面子靓”,更要“里子实”陇南。不仅是农村美,还要实现产业兴、农民富。
两当县按照“立体、覆盖、规模”原则,大力发展以“小群体、大规模”“整山系、整流域、整片区”“进山入沟、土蜂洋养”为模式的“三养一药”速效产业与核桃花椒“双百千万”长效产业,形成了“地下有药、树上有果、林中有鸡、空中有蜂、棚中有菇、水中有鱼、四季有花、村中有客”的“八有”山地立体农业发展新模式,实现了特色产业有发展需求农户和特色产业适宜区的双向覆盖,探索出“长短结合、长远结合、优势互补、立体循环”的农业发展路子陇南。
“链”上发力,蓄势突破陇南。
围绕基地聚群化布局,培育龙头,补链延链,引培规范经营主体,截止目前共发展生态放养鸡1**.*万羽,食用菌木腐菌90*万袋、草腐菌***亩,中蜂7.*9万群,中药材*.07万亩陇南。先后引进建成龙头企业17家,组建了中蜂、生态放养鸡两个县级吉印通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创建扶贫车间*9个……
两当“狼牙”“蜜相蜂”“登真缘”……一家家拥有优势品牌产品的龙头企业陇南,不断整合链条,实现了农民致富和产业升级同步发展!
治理佳村容变 乡村振兴提升农民幸福感
乡村治理、村容村貌不仅要提升,还要实现从“一时美”到“持久美”,群众是关键陇南。
以建设清洁村庄为目标陇南,每周五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开展村庄“三清一改”整治,务实推进“厕所革命”,全县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了9*.0*%,清理生活垃圾20*吨、村内沟渠79公里、清理积存垃圾17**吨……
按照“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农兴旅”的思路,预计2022年至202*年,完成乡村振兴示范村*0个,打造10个康养旅游示范村,21个乡村建设示范村,9个生态文明清洁村,为建设“两当县乡村振兴全域农旅康养示范县”打下了基础陇南。
农村有“颜值”,更要有“气质”陇南。
两当县依托“民事直说”基层群众自治平台,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以民主法治为基础,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充分参与村级各项事务管理、决策和监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陇南。
同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让群众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加强村集体经济收入,全县2022年11*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截止2022第三季度村集体经济总收入*0*.**万元陇南。
新希望播种在沃野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陇南。当下的两当,正努力谱写一篇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宜居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