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下雨比较多,光伏板运行情况怎么样?发电量现在是多少?”11月2*日,国网丽水供电公司供电员工来到莲都区碧湖镇缸窑村栋下果蔬专业合作社,为光伏发电用户检查线路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丽水。
光伏发电,成为丽水加快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一招丽水。
今年9月*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丽水9县(市、区)均入围,成为全省唯一所有县(市、区)都入围国家试点的地级市丽水。
地理条件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山地资源丰富,这也为发展光伏发电提供了天然优势丽水。目前光伏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十四五”可开发光伏资源约17*万千瓦,其中屋顶光伏资源开发容量约*1万千瓦,地面光伏资源可开发容量约12*万千瓦。
山地“掘金”,“阳光”富民丽水。在莲都区碧湖镇缸窑村栋下果蔬专业合作社内,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为清洁电能。光伏板下,瓜果蓬勃生长,一旁占地10亩的养殖塘内,游鱼肥美。这是莲都光伏电站“农光互补”模式的典型代表,藏在农田里的“发电站”占地面积90多亩,投资2*00多万元,装机总容量为*.9兆瓦。
“按照一年卖电收入*00多万元算,7到*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合作社负责人董伟波自豪地算起了增收账丽水。他说,自从并入国家电网以来,大棚光伏日均发电2万千瓦时,预计年发电量约700万千瓦时,合作社仅靠光伏发电的年收益就有***万余元。
“农光互补”模式,让抛荒地“一种多收”,让村民沐“光”迈向“共富”,更助力减排降碳丽水。据统计,到目前莲都区共有屋顶光伏用户1***户,农光互补光伏电站9座,年发电量约*7**.7*万千瓦时。按通用模式计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万吨。
“光伏+农业”“光伏+工业”“光伏+商业”……关于“阳光”的新产业、新能源,在丽水遍地开花丽水。实施“光伏+”工程,丽水建设华东绿色能源基地指日可待。
“如今丽水正在打造‘绿电绿能’新目标,不仅能为碳达峰、碳中和做贡献,还对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现实意义丽水。”国网丽水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人举例说,以光伏电站为例,1千瓦装机一年收入约为1000元,一般家庭屋顶光伏均在*千瓦以上,一年收入超*000,对于普通市民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据市发改委统计,到今年10月底,全市新增并网光伏发电装机17.2*万千瓦。
“阳光产业”,不仅能带给丽水人以稳定的收益,还助力区域经济投资增长丽水。“十四五”新增光伏装机目标,为现有规模的近2倍,这将拉动投资超*0亿元,增创土地租赁和税收近10亿元。
沐“光”惠民,低碳发展丽水。在迈向碳中和的绿色发展实践中,丽水示范担当,率先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