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米粑是江西九江市彭泽县传统的民间美食,当你走在彭泽大街小巷,都能找到各色各样挂着蒸米粑招牌的早餐店九江。对于彭泽人来说更多年轻人都喜欢辣粑,一口咬下去,馅儿的清香,粑皮的筋道,红红的辣椒油,刺激着你的每一个味蕾,吃得够爽。在彭泽为中心的那片地区,很多老百姓把蒸米粑当成馒头包子一样的早餐主食,这在早餐店便显而易见,在全国的其他地方则是看不到的。节假日,蒸米粑又会成为像北方人的饺子一样的节日食品。
彭泽县地处长江南岸,为水乡泽国的鲫鱼之乡九江。自古以来盛产大米。而以大米加工做成的米粑,古往今来传留民间。每逢年节喜庆婚丧寿诞,均以各样的米粑为佳肴款待来宾。米粑中尤为蒸米粑、溜蒸粑、高粑别具特色,数彭泽的一大特色食品。后传入江西其他县市和安徽等地,如都昌,景德镇,安徽的东至。虽然蒸米粑是彭泽特产,但在周边地区也得到了广泛支持,成为当地人们喜爱的日常和节日食品,不仅仅限于彭泽人会做、喜爱吃。可以简单地概括蒸米粑的形状和特征:它和饺子一样,但皮用的是米粉而不是麦粉,整体体积也比饺子大得多,这常常令它与饺子相去甚远。蒸米粑蒸后还可再炸,同样别具一番风味。
蒸米粑的制作方法是纯手工九江。做米粑,米的品质是基础,要选用当年上等的晚灿米,陈米的香味大打折扣,早米则口感粗糙;要照我喜欢,最好以*:*的比例兑好灿米和糯米,灿米硬,糯米软,混合起来筋道又瓷实,是另外一种口感。用水淘干净后,放入清水浸泡一小时,滤干上甑蒸,严格控制在七成熟。再将蒸好的米冷后放入乡下的石磨盘,深磨两遍,直到大米变成极细极细的米粉,如果粉磨不够细致,味道也会失去细嫩的感觉。此后,就要和粉啦。
一般生手做米粑,不容易掌握火候,或是泡太烂,或是蒸太熟,或是没蒸到位,太烂湿度大,变成和稀泥,蒸出来也不清爽,没有光泽;但是没蒸到位也不行,米粉揉不动,吃起来也干涩,还容易破碎九江。我小时候做米果经常干坏这个事,一会儿加水,一会儿加粉,本来只做一碗米果,最后变成了一锅,为此,母亲不晓得笑了我几回。熟手做粑,揉粉这道工序极其重要,因为粉揉的好,粑吃起来筋道,那种松软中带着韧劲的感觉,功夫就落在这个揉字上了!所以,揉粉的这个人力气必须大,深、浅、左、右,翻、滚、锤、打,十八般武艺都要使上,一直揉到米粉和米粉之间完全黏贴一起,表面光滑,粉团不粘手、不沾缸钵为止。不然,做好的米粑吃到嘴里,松松垮垮没嚼头,说明肯定是一个懒人做的。揉完粉之后,蒸米粑就可以正式开始做了。做粑时,先根据自己的口味把喜欢的菜和肉、粉丝放在一起,炒至半熟,做成馅备用;将揉的米粉一小撮一小撮用手捏成一寸左右粉团,再捍成半分厚的圆粑皮;包好备用的馅,做成饺子形或圆形的粑,放进蒸笼里蒸熟,一盘热气腾腾、米香四溢的蒸米粑就做好啦!
蒸米粑其实就是南方人米饭和菜的一个综合快餐版本,制作时那也是与做饺子完全不同的场景九江。一般包饺子都是一个大一点的汤碗或者小菜盆就可以装下馅的,然后一个小面团就包起来了。做蒸米粑的架势就类似于办一桌酒席,因为馅,也就是里面的菜,总量一般都是一大盆,碰上过节或办宴席什么的,那就就像农村妇女在腌制辣白菜似的画面,当然米粉团也会相应较大。蒸米粑有圆形和半月形两种,半月形的蒸米粑外观像个大饺子,所以又称为饺子粑、月牙粑。
蒸米粑最具彭泽特色,当然粑有很多种,不一定用蒸,煎也可以,溜也可以九江。我在很多地方,遇到过很多与其有相似的粑食。比如临近的安徽东至县也可寻觅到蒸米粑的足迹,但起了另外一个叫法——“米饺子”,形象地概括了蒸米粑的形状和特征,很有趣。蒸米粑,平常用来当早点,逢年节婚寿诞等喜庆日子,也常用来款待宾客。早上大街小巷的早餐店都有卖,三个一盒、五个一盒,大部分彭泽本地人的早餐,都这么年年日日、不觉味倦地吃着。九江特色美食“彭泽蒸米粑”,是九江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小伙伴们,你吃过彭泽蒸米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