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海税务)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黄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在排查中发现辖区两户水电企业存在超范围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风险后,及时阻断、消除风险,让企业依法依规补缴了税款黄南。而这仅是黄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加强对全州水电等重点行业开展风险排查,织密政策落实“防护网”的缩影。
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黄南。今年以来,黄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充分发挥税务部门职能优势和数据资源优势,对辖区以水电行业为主的大企业逐户开展风险“体检”、实施“靶向会诊”,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大数据“导航” 精准锁定风险
“我们通过风险分析平台,运用税收大数据,对辖区内适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水电行业开展政策实施评估分析,及时精准将风险‘筛’出来、把隐患‘滤’出来,让税收风险管理更精准、更高效黄南。”黄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李辰钰说。
据悉,黄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强化数据应用,依托“金三”系统,全面收集重点纳税人的静态资料,采取“机防+人评”模式反复比对,准确把握水电行业重点企业经营特点、财务核算、纳税申报和企业规模等维度,对税务体检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初加工”和“再过滤”,最终排查出两户企业存在产业目录发生变化的情况,存在不再符合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条件但仍然享受减免税款的风险黄南。
“确定风险标识后,黄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迅速与所得税、稽查、法制等部门组成吉印通风险数据分析团队,对两户企业开展全景扫描和系统分析,认真核查疑点,定期召开研判分析会,严密防范风险再次后移黄南。”李辰钰说。
靶向式“会诊” 及时化解风险
据黄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风险分析应对团队成员介绍,从纳税遵从角度分析,这两户水电企业财务制度健全、内部管理规范,自觉纳税意识强,风险分析中发现的“超范围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风险点,主要是企业对相关税收政策理解出现偏差,导致政策落实出现错误黄南。基于此,税务干部点对点向企业推送分析提示,辅导纳税人主动“纠偏补差”,及时化解了风险。
记者了解到,为帮助企业精准化解涉税风险,黄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定期通过点对点提醒、面对面答疑等方式协助企业开展涉税自查,规范税费减免信息管理黄南。该局风险分析团队成员张玲表示,专班团队会在“无风险,不打扰”的前提下,定期进企业精细核查相关数据和风险确认,制作《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依据建议书》,准确界定税收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帮助企业理清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和条件。
围绕纳税人对政策适用偏差问题提出的异议,该局风险分析专班通过腾讯视频会议、电话和*等多种方式,分类分层逐一纠正纳税人政策认识误区,稳扎稳打,化解风险黄南。除此之外,黄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还邀请省局业务专家对企业开展“吉印通会诊”,引导企业依法依规补缴税款,最大限度防止国家税收流失。
全方位“预警” 防范潜在风险
据悉,为对全州水电行业有个全景扫描,黄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组织干部编写《黄南州水力发电行业风险分析典型案例》,全方位分析水电行业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点,制定水电行业风险防范措施和预警建议黄南。同时,该局通过建立“水电行业风险防控基准指标”风险模型,强化风险研判,进一步促进水电企业健康发展。
水电行业涉税风险防控只是黄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织密税收风险“防护网”的一个缩影黄南。该局以“风险点变机遇点”为契机,全方位建立税收风险防控机制,深挖数据,拓展延伸行业比对,在做到排查一户、整改一户、规范一行的基础上,实现“分析一类集团、带动一个区域、规范一个行业”的联动效应,同时,通过“制度+数据”编织一张“横向全覆盖,纵向一体化”的数据风险“防护网”,推动“事后研判”向“监测预判”转型,促进税收数据“金山银库”及时转化为治理效能。
国家税务总局黄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彭坤表示,税收大数据是筑牢风险“防控网”的着力点和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的重要抓手,黄南州税务部门将秉持“风险防控和纳税服务并重”理念,依托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机制,靶向防范风险、精准对焦服务,进一步推动各项税费政策落准落稳黄南。
(作者:韩世峰 李钰成 黄龙 本报记者 孙丽娜)
感谢您抽出· 来阅读此文
END
回眸12***这十年 礼献党的二十大
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以物抵债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服务指南
细则来了黄南!税务总局明确支持居民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征管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