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9主术训诗解2仁诚自治情假苛乱
题文诗:
昔者神农,之治全国,神清气正,不驰胸中,
智信自诚,不出四域,怀仁诚心,热诚所至,
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月省时考,岁末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
堂造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袭,寒暑不伤.
拖延入之,养民以公.民朴端悫,财足不争,
功成不劳,因六合资,而之和同,情实是故.
威厉不杀,刑措不消,法省不烦,其化如神.
南至交阯,北至幽都,东至暘谷,西至三危,
莫不遵从.当此之时,法宽刑缓,囹圄空虚,
全国一俗,莫怀奸心.末世之政:上取无量,
下贪无让,民贫忿争,力劳无功,智诈萌兴,
响马滋彰,上下相怨,号令不可,报政有司,
不务返道,矫拂其本,事修其末,削薄其德,
曾累其刑,欲认为治,无以异于,执弹来鸟,
捭棁狎犬,乱乃逾甚.水浊鱼噞,政苛民乱.
是上多故,则下多诈;君上多事,则下多态;
君上干扰,则下不定;君上多求,则下交争.
舍本领末,譬犹扬垛,而以弭尘,抱薪救火.
【原文】
昔者神农之治全国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末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淮南。明堂之造,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克不及袭,寒暑不克不及伤。拖延而入之,养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功成,因六合之资而与之和同,是故威厉而不杀,刑错而不消,法省而不烦,故其化如神。其地南至交阯,北至幽都,东至暘谷,西至三危,莫不遵从。当此之时,法宽刑缓、囹圄空虚,而全国一俗,莫怀奸心。
【译文】
过去神农氏治理全国,精神沉静而不躁动驰骋于胸中,聪慧藏匿而不显露于身外,只怀着一颗仁爱热诚之心淮南。因而天然界甘雨及时下降,五谷茂盛生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按月查抄,每季考察,到岁尾向祖宗神灵报告请示丰收获功的喜信,按季节尝吃新谷,在明堂祭祀祖宗神灵。明堂的建造式样,有天穹一样的圆形顶盖而无四面墙壁,但风雨却不克不及侵袭,寒暑也不克不及危险。每当祭祀祖宗神灵时,怀着公心养育公众的神农氏率领侍从胸襟坦荡步履沉着地进入明堂。他的公众朴实稳重、耿直诚笃,不消互相争夺,因为财物充足,不消过火劳累身体而能大功乐成。他凭仗着大天然的帮助,而与六合天然畅通领悟一体。所以,他虽然身处威厉地位,但却从不逞威逞凶;造定刑法政令,但却没必要动用;法令简单而不烦杂,所以对公众的教化成效奇异。他的管辖范畴南到交趾,北到幽都,东到旸谷,西到三危,遍地无不遵从归附。在那个时候,法令宽厚,刑罚轻缓,监狱空虚,而全国风俗却纯一,谁也不怀奸诈之心。
【原文】
末世之政则否则,上好取而无量,下贪狼(很)而无让,民麻烦而忿争,事力吃力不讨好,智诈萌兴,响马滋彰,上下相怨,号令不可,报政有司,不务反道矫拂其本,而事修其末,削薄其德,曾累其刑,而欲认为治,无以异于执弹而来鸟,捭棁(baizhuo)而狎犬也,乱乃逾甚淮南。夫水浊则鱼噞(yan),政苛则民乱。故夫养豺狼犀象者,为之圈槛,供其嗜欲,适其饥饱,违其怒恚,然而不克不及末其天算者,形有所劫也。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干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不曲之于本,而事之于末,譬犹扬垛而弭尘,抱薪以救火也。
【译文】
而晚世的政治就不是如许了淮南。君主热衷于索取而没有休行,仕宦贪心得不懂得半点辞让;公众因贫苦而被迫互相怨恨争夺,费尽辛勤而不得报答;智巧奸诈从此萌生鼓起,响马从此繁殖众多;上上下下互相怨恨,律例号令不克不及推行施行;政府各级官员不努力于归依天道,而是违逆治国的底子,只留意润色枝节、小事;那时德政遭到砍削,而刑罚却得到加强增重,而想如许来治理晴天下,无异于手拿弹弓却想招引鸟雀,挥动木棍却想与狗玩耍,那只会乱上添乱。水混浊则鱼儿就会浮出水面呼吸喘息,政令烦琐苛刻则公众焦躁不安。所以那些驯养虎、豹、犀牛、大象的人,虽然给那些动物修建了栅栏,供应那些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并适时投放不让那些动物受饿,改动那些动物的暴怒脾气,使之驯征服服,但就是不克不及使它们享尽天然寿命,原因安在?那是因为那些动物的身体遭到了强迫的约束和胁迫。因而,在上的君主多智巧,鄙人的臣民就多奸诈;在上的君主多工作,鄙人的臣民易惹事;在上的君主好干扰,鄙人的臣民必受干扰而不安靖;在上的君主多贪欲,鄙人的臣民好争斗。不安身底子而去逃求小节,就仿佛扬起尘土去避免飞尘、抱着薪柴去救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