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印刷机橡胶辊凹洞填从修复的词条

2年前 (2022-11-06)阅读72回复0
漯河印刷厂
漯河印刷厂
  • 管理员
  • 发消息
  • 注册排名969
  • 经验值8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6
  • 回复0
楼主
印刷厂直印加工●彩页1000张只需要69元●名片5元每盒-更多产品印刷报价➦联系电话:138-1621-1622(微信同号)

2020年* 月初,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国家艺术馆举办的:西汉与三国时期文物主题特展吉印通 开幕。这场文物主题特展,共遴选1000余件两汉与三国时期珍贵文物。现场有一柄独特的小刀,引起不少文博爱好者的关注。据介绍,这把看似不起眼的小刀,居然是古人使用的"修正液"。甚至场馆导游还风趣的说道:这把小刀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用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次文物主题展上,文博爱好者可以近距离接触两汉与三国时期的精品文物。然而展会中,一把造型普通的小刀,吸引不少文博爱好者驻足观看。这把小刀通体长1* 厘米,从外形来看,与我们如今的水果刀差不太多,器物本身是用铁铸造而成。可这把不起眼的小刀,却是辽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19* 1年,辽宁鞍山出土一西汉大墓,这把小刀跟随不少陪葬品重见天日。原来这把小刀,是古人笔误时用来改正的,也就是类似于如今的"修正液",学名叫做:书刀。

因为东汉之前,造纸术还没有发明,木牍是主要书写材料。古人书写过程中,免不了会遇到笔误。按照现代人的想法,最方便的莫过于将写错的字用墨水涂抹,接着再重新书写。可是请大家想想,封建时期只有记载某些重要资料,或者下级向上司汇报时,才能用到如此珍贵的木牍。那么写错一个字将其除掉,是不是会让整篇文章看起来不那么雅观?古代又没有修正液,或是透明胶布。

所以古人出现笔误时,便会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将错别字削去。削去之后,木牍上便会出现一个小空缺,那么古人便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整篇文章完整性。其实不仅两汉时期使用书刀,早于西汉的春秋与战国,古人便用青铜制作书刀。不少大臣,对这把小刀也是爱不释手。某些大臣与皇帝甚至随身携带书刀,也方便在书写出错时赶紧将错别字削去。到了汉朝,书刀兼具实用和装饰性,其中工艺最精湛的莫过于金马书刀。

何谓金马书刀?就是皇帝命令工匠细心琢磨打造而成的精美书刀。南昌海昏侯刘贺大墓中,墓主人刘贺随身携带金马书刀。这种书刀造型精美,虽说器物本身还是以铁铸造而成,可是在刀柄、刀背处,镶嵌有鎏金、宝石等名贵装饰品,所以汉代还掀起过佩戴书刀的风尚。可能有不少朋友会不解了:为何导游会说,我们现代人也曾经用过汉代的书刀?很简单,从书刀整体造型来看,与我们如今使用的水果刀或者是铅笔刀并无二样。只不过我们如今不再使用木牍书写文字,自是用不到书刀。

可想必每个人小时候,皆会用过铅笔写字。使用铅笔,免不了就会用到铅笔刀。即使生活条件变好了,食用水果时也会用到水果刀。所以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都会和这种小刀打交道。因此场馆导游,才会通过这种"移花接木"的方式,说大家都用过这种书刀。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比喻,部分朋友也别上纲上线了。

参考文献:扬子晚报摘取

0
0
收藏0
回帖

包含印刷机橡胶辊凹洞填从修复的词条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